智慧九寨沟总体规划和建设情况
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在阿坝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九寨沟管理局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九寨沟“保护、开发、管理”的基础平台,特别是在创建世界级旅游精品的过程中,严格按“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要求,立足于“高起点、快发展”,强力推进“数字九寨沟”的建设。
数字九寨沟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基础平台层和应用系统层。基础平台层是九寨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包括数据中心、通讯系统、中心机房、电力系统。
应用系统层包括
1、办公自动化系统。 2、门禁票务系统。 3、网上游系统。 4、景区CRM。 5、GIS地理信息系统。 6、多媒体展示系统。 7、GPS车辆调度系统。 8、智能化监控系统。 9、环境监测系统。 10、规划管理系统。 11、LED信息发布系统。 12、九寨沟旅游电子商务系统。
九寨沟旅游电子商务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游客数量,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2、促进四川旅行社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3、吸引媒体宣传,极大地提升景区的品牌形象。
4、缩短购票时间,改善景区旅游秩序。
5、消除包车中的幕后交易。
6、终止售票厅的扩建,减少员工配置。
7、杜绝假票,减少巨额损失。
2003年3月9日,“数字九寨沟”项目中的电子商务系统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金旅工程”项目——“四川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试点建设项目。2004年初,“数字九寨沟”通过国家建设部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被列入《建设部200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7月24日,“数字九寨沟” 申请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工程》的示范项目进行了评审,并获得通过。
“数字九寨沟”主要包括景区自然资源保护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三大部分组成,是九寨沟管理局为更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数据收集、分析、传播自动化的具体体现;是为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实施景区管理运营智能化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为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世界遗产景区保护、管理的产业基础,实现产业整合网络化的有力保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旅游影响力在国际上日益提高,为了规划建设好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使一流的景区与一流的硬件设施相配套,我局于1985年10月完成了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并于1987年1月通过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又于1999年开始了《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于2001年10月通过由建设部和省建设厅共同组织的正式评审,并按评审纪要修改完善,现正在报批当中。目前,《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近期重点建设区详细规划》已于2003年6月正式通过省建设厅的评审。
立足于坚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以近期2000—2005年、远期2006—2020年为规划年限,对整个景区在保护培育、核心景区、风景游赏、典型景观、建筑景观、游览设施、基础工程、居民社会调控、经济发展引导、土地利用协调等方面进行了规划,确定了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即:“通过对九寨沟自然风景环境的科学、严格的保护培育,游赏路线的合理安排,游览设施的合理建设,居民的合理调控,达到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三环节的良性循环。力争把九寨沟创建成为从风景质量、保护水平、管理水平、游赏组织到游览设施水平达到一流水准的世界著名的自然风景胜地。”同时,规划还对景区范围、性质和目标,景区的分区、结构和布局,景区容量、人口和生态原则等重要问题作了明确界定。在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我局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已完工的游客中心、景区栈道、生态厕所、诺日朗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及正在施工的蓝天停车场及附属工程、景区公路整治工程等一批在建项目,共投入基建经费约502594027.83元。在改善景区交通、通讯、保护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人行栈道
为实现人车分流,保障游客安全,减少尘埃和游人活动对海子的影响,景区架设了60余公里的木质人行栈道,既方便了游客观景,又有效地保护了景区生态环境。
2、诺日朗服务中心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旅游精品,在世界上知名度极高,每年都要接待数百万的中外游客。诺日朗处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的中心位置三叉路口,大量的游客须在此旅游中转、休息、用餐,因此我局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及附属工程,该工程总用地3.6万平方米,集景区投诉、救护、治安、消防管理、旅游纪念品销售、游客休息和餐饮于一体,高峰日要满足上万人的就餐需求,是九寨沟景区唯一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为避免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诺日朗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污水池以罐装形式运至沟外牙扎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零排放。在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九寨沟冬季寒冷易冻,现场作业面狭小,反复运输困难,因此整个建筑全部采用轻钢结构构成主体,既保护了环境又缩短了工期,不仅结构形式独特,更加符合景区环保的需要。此工程获得了全国钢结构协会颁发的“金钢奖”。
3、绿色生态厕所
为了加强对景区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我局与森奇瑞环保产业公司合作,率先在景区大规模引入“绿色生态旅游厕所”,并在2001年10月前拆除了景区内所有的旱厕,一年内在长海、镜海等游人较密集的地方建立了国内先进的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型生态厕所。该厕所采用电子监控、自动更换保洁用袋,排泄物通过自动打包后,由专用清洁车运往景区外粪便处理场进行处理,达到了景区环保的要求。
4、景区智能化建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九寨沟旅游质量、管理、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和加大。为满足要求,景区农网建设和景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工程于2001年开始动工。智能化建设就游客、景区容量、景点设施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较为先进的方法进行监测分析,旅游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保护。景区农网工程完工以后既能保障沟内旅游、智能化建设等的需电,同时也替代了影响景观的散乱电线。在整个工程中要求不能破坏景观,尤其是地貌、植被、水体。一旦局部地方对树木和灌木、花草有所破坏,做到及时恢复,严禁就地取沙石料。
5、景区公路建设
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由于原有景区公路路面狭窄,一些路面破损严重,我局相继对这些路段进行了加宽和路面整治,但零星的整治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的需求,特别是黄金周,车辆拥挤,人车混杂,大大降低了车辆的运行能力,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局又于2003年开始对整个38公里长景区公路进行了整治,整治后的公路等级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护景区环境,提出了“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程度的恢复”,在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的条件下,达到“舒适、生态、精品、示范”的目标。目前,该工程已经全面竣工。该公路的建成切实改善了车辆运行堵塞状况,缓解了营运压力,并有效地减少了因车辆运行带来的尘土污染,提高游客观赏的质量,从根本上改善风景区的交通安全状况。
6、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彻底解决景区内环境污染问题,保持九寨沟原有古朴的村寨风貌,防止九寨沟缓慢城市化现象,根据总规要求,将景区内的居民经营活动外迁并拆除所有经营性房屋,拆除面积达十万平方米,拆除后的房屋空地全部建成绿化带,恢复原始地貌,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氛围。
7、保护站
为了保护好九寨沟,及时进行生态监测、火情监控和打击偷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分子,我局在沟内分别修建了长海、原始森林、则渣洼、扎如4个气象观测站和日则、长海、树正、荷叶及扎如5个保护站。
8、山地灾害治理
九寨沟泥石流治理等山地灾害治理自1984年制定了第一次综合治理规划方案,1985-1997年先后重点治理了有危害的14条泥石流沟,修建拦挡坝工程52座,包含有拦沙坝、格栅坝、栅拦坝、缝隙坝、滤水坝和谷坊坝等。排导槽长500米,停淤工程172米,公路便桥两座以及生物措施等。通过治理,各泥石流地段的生态正恢复正常,大大避免了地质灾害的破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