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基于OUV的九寨沟震后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关键技术”项目被授予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由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联合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

       2017年“8·8”九寨沟地震是继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川西北地区遭遇的又一次强震。世界自然遗产地发生强震属国内首次,国际罕见。项目组突破地质灾害传统理论的限制,融合生态景观与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OUV)保护,在受损地质环境问题诊断、生态修复技术方法、重建质量保障提升及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引领行业发展的成果:

       (1)提出了集同震受损、地质稳定、生态敏感、生物多样性、钙华水文、自然演化于一体的多因素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方法,以“天-空-地-内”多源数据获取为手段,采用逻辑回归等算法,建立了九寨沟震后重建适宜性评价体系。

       (2)阐明了非开放体系糯米支链淀粉加速诱导石灰华沉积理论,创制了“糯米灰浆+钙华土”湖泊溃口修复材料,突破了封闭环境糯米石灰华水硬性与耐久性技术瓶颈,搭建了工程治理与生态景观修复桥梁,实现了与天然喀斯特钙华沉积过程的生物生态相容。

       (3)集成创新了风险防控、生态保护、景观恢复的固、拦、停、分、护斜坡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发明了“结构补强-生态固土-生物调控-植物演替”一体化的硬质陡立面全过程植生层重构技术,解决了表土固持、保水控肥及景观融入难题。

       (4)提出了灾后重建闭环控制理论,即“监测感知、实时传输、及时分析、精准判断、持续改进”的闭环联动。实现了智能重建数据驱动、在线连接、闭环调控、持续优化、认知反应和协作共享的方法体系,形成了世界遗产震后适应性管理新模式。

       项目持续创新成果集成应用于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为景区全域开放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国际认可。

文:科研处   图:梁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