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类别:景区新闻】 【作者:图文:张语克、杜杰】 【添加日期:2011-9-14】 【阅读次数:71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国际动物学会(ISZS)主办,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资助,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支持的“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前沿国际培训班”于2011年8月底在京举行。我局科研处杜杰和保护处张语克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由国际动物学会副主席张知彬、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专家约翰·马敬能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全英文授课,面向发展中国家科研人员系统地介绍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及应用和实践,旨在培养发展中国家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培养更多具有扎实基础的后备人才,搭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交流平台,加强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课程设置包括:保护生物学、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保护遗传学、保护医学等最新理论、进展与发展趋势和实用技术等。培训吸引了19个发展中国家的30名外籍学员和80名中国学员参培训班学员分成12个小组。每天课后,来自不同国家的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交流工作和学习心得。根据培训要求,培训课程后期,所有小组对本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组委会对培训合格的会员颁发荣誉证书。作为第4组组长,杜杰代表本小组向大会现场介绍了本组成员的研究方向和学习心得,该报告因为对所学统计方法的灵活运用,受到了组委会评和与会学员的积极好评;张语克精心汇总设计的小组(第11组)报告因内容精湛,最终使本组从所有小组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佳小组。培训过程中,两位学员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向其他学员介绍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保护科研经验。



培训收获:


(1) 对于九寨沟这样一个珍贵的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来说,野生生物的监测、保护和科普教育一直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本次培训增加了我们对保护生物学与动物生态学的前沿领域、自然保护管理理念尤其是先进方法如种群数量调查与估计、无线电遥测跟踪技术、红外线触发相机技术等的认识和理解,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保工作和科普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就目前来看,尽管国内保护区在科研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但是自身科研实力不足仍然是国内保护区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本次培训对数据信息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和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等进行了讲解介绍,对我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具有启发作用。



(3)通过与国际科研、保护工作者的交流,本次培训使我们了解了国际上众多科研机构和保护团体在自然保护方面的努力和发展,开阔了视野。



最后,通过对小组报告的认真参与和汇报,在学习锻炼和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也积极宣传介绍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