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类别:景区新闻】 【作者:邓贵平 王森林】 【添加日期:2011-10-7】 【阅读次数:180】
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办事处(IUCN Regional Office, Asia)和韩国顺天市政府(Suncheon City, Public of Korea)主办,韩国文化遗产管理局资助的“构建亚洲世界自然遗产能力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讨会于2011年9月22日-26日在韩国顺天市举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CBD Secretaria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部(UNESCO Asia-Pacific)等国际组织、亚洲主要国家的遗产管理机构和遗产研究专家出席了此次研讨会,我局居民管理办公室王森林和科研处邓贵平也参与了研讨。
研讨会由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组成,旨在提高亚洲地区世界自然遗产管理机构对“全球气候变化将威胁世界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的认识,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地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举措。与会专家分别就“在世界自然遗产属性中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影响下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气候变化对亚洲世界自然遗产的挑战”、“亚洲世界自然遗产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承载能力”、“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世界自然遗产脆弱性评价”、“亚洲世界自然遗产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存在的不足及其适应性管理框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还同大家分享了他们对韩国顺天湾世界湿地和济州岛、德国瓦登海世界自然遗产、日本的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悉尼蓝山国家公园、南太平洋岛屿等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全球气候变化对亚洲的影响比对其他地区影响更为深远。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指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将很可能发生在生活着占世界人口60%以上的亚洲。这主要是因为亚洲地区地理事物的相互作用和众多的贫穷人口直接依赖于自然资源,亚洲区域对自然灾害的高敏感性,亚洲对雨季的依赖性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世界水塔的重要性。
然而,亚洲地区共有157个世界遗产地,其中40个是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文化双遗产。为了帮助亚洲地区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科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讨会最后提出两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是全面开展脆弱性评价,以确定影响世界自然遗产地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的潜在威胁;二是制定相应的适应性管理框架,以提高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遗产的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