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还看今朝》直播画面
史晶从九寨沟漳扎镇发回直播报道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6日讯(记者 雷兹)迎接十九大,今朝看中国。今日上午,央视全媒体大型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四川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节目将五年来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脱贫攻坚、民生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浓缩进了约一个半小时的电视画面中,节目的播出收到热烈反响。作为7路直播点之一,今日上午,四川卫视记者史晶和她的同事们深入九寨沟,向人们展现了九寨沟震后灾后重建中的新进展新面貌。
临时安置点一隅
探访安置点村民陆续搬回家园
为了向观众直观呈现“四川之路”如何走出来、群众获得感在哪里,节目由中央电视台和四川卫视派出的7路直播团队,分赴成飞集团生产车间、“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现场和雅康高速兴康特大桥等现场。四川卫视记者史晶负责九寨沟点位的直播工作,此前,史晶和她的同事们已提前赶赴九寨沟,并深入当地恢复重建现场熟悉情况、挖掘素材。
今天上午的直播中,史晶和她的同事们选择了九寨沟县漳扎镇牙屯村作为直播点,那里是九寨沟地震中距离震中最近的村落之一,是个高原藏寨,海拔在2300米左右。从8月8日到今天,九寨沟地震已过去近两个月,当地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怎么样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在牙屯村,史晶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个村子中有超过一半的房屋损坏比较严重,地震发生后,村民们被有序安置在当地的临时集中安置点。村民们并没有因为遭遇天灾而消沉,而是选择积极投入到家园的恢复重建中,经过一个多月的房屋加固维修等,村民有的已经回到了家中。还未能回家的部分村民,仍然住在安置点,尽管住的是帐篷,但这里不缺生活物资用品。
在安置点,史晶在走访中还了解到,牙屯村的一户村民这几天正在加紧对自家房屋进行维修加固,目前已快完工,再过几天,这户人家就将告别帐篷,搬回到熟悉的家园。“灾后恢复重建变化大、变化快。”这是史晶在走访中的直观感受,史晶说,在她走访的这家人之前,她了解到已经有村民搬回了原来的居住点。
“我有信心把自家的房子修好”
坚守 村民投身重建业余“充电”精神饱满
灾后如何解决就业问题?这是史晶和同事们此行九寨沟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史晶介绍,经过向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地震发生后,九寨沟接连举行了两场比较大型的人才招聘会,前后总计向当地群众提供了15000多个就业岗位,为不少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
走访了解中,当地人事部门工作人员道出的一个细节打动了史晶。她了解到,尽管有了足够多的外出就业岗位,但大家似乎都不愿意走出九寨沟,进一步了解后史晶才知道,原来,很多当地群众认为,这段时期正是家乡灾后重建的关键期,各项重建工作正是需要大家出力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人们很爱家乡,他们精神饱满,并抱着很多期许,相信九寨会变得更好。”
除了提供外出就业机会,当地政府还举办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培训班,如厨师、农林技术培训等,人们不用走到外面就能学习技能知识,“这些培训班很受欢迎,大家看重的是,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学技术充电提升自己,同时还能兼顾参与重建家园。”史晶说。
九寨沟的群众对未来充满信心
干群勠力同心 如期脱贫摘帽决心不变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山清水秀的九寨沟伤痕累累。但这些并没有压垮九寨人的精神,震后,恢复重建陆续火热展开。
安置、管理、就业、精神家园重建……地震发生后,九寨沟县选派272名党员干部赴漳扎镇、大录乡等7个受灾较重乡(镇)组建63个临时党支部开展工作。临时党支部在应急抢险、过渡安置、灾后重建中积极开展核查灾情、安抚疏导、化解矛盾等工作,引导群众生产自救,真正做到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8月下旬,随着临时过渡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大录乡、黑河乡、陵江乡、白河乡、安乐乡43个临时党支部逐步转为群众工作组,9月初,漳扎镇和九管局20个村(社区)临时党支部逐步转为群众工作组,并在原下派临时党支部工作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充实力量组建群众工作组,以“践行一线工作法、千名党员进农家”活动为载体,切实抓好房屋维修加固、群众回迁工作和脱贫攻坚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引导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灾后重建。
发放物资、接通水电、卫生防疫、为群众进行心理疏导……一件件、一桩桩服务群众、心系群众的举动,赢得了众多群众的信任。无论是在返家群众房屋修复的工地上,还是安置点内的帐篷中;无论是在“帐篷夜校”的讲台上,还是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现场……都能看到当地干部群众在灾后重建中忙碌实干的身影。正是有了干部群众的不断努力,才保障了受灾村民能够顺利度过过渡安置阶段,让灾后重建工作不断推进。
9月20日,九寨沟县重点项目复工启动。9月21日,九寨沟县脱贫攻坚秋季总攻动员大会在该县举行,阿坝州委常委、九寨沟县委书记罗智波表示,九寨沟虽然遭受了7.0级地震,但脱贫摘帽的基本条件没有改变,实现如期脱贫摘帽的信心与决心没有改变。人们相信,九寨沟必将以更加绚烂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图片九寨沟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