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地球日前夕,九寨沟管理局联合西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成都生物所,于 2025 年 4 月20日-21日在九寨沟景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苔藓植物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是对九寨沟生态宝藏的深度探索,也是九寨沟管理局积极响应世界地球日,打造“研学之州”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向地球母亲致敬。​

       科普盛宴:让苔藓知识触手可及​

       活动当天,九寨沟游人广场瞬间变身“绿色科普课堂”。苔藓科普工作人员化身热情的“绿色使者”,为往来游客递上精心制作的苔藓知识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苔藓世界的奇妙故事。一个个精美的苔藓微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这些微景观虽小巧玲珑,却浓缩了大自然的诗意与生机,引得游客们纷纷拍照打卡,在朋友圈掀起一阵“苔藓热”。

       最令人惊叹的当属干枯苔藓喷水“复活”的演示环节。体验者手持喷壶,对着原本蜷缩、黯淡的苔藓轻轻喷水,奇迹发生了!这些干枯的苔藓在水雾的轻抚下,渐渐舒展身姿,重新焕发出盎然生机,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游客们亲眼目睹苔藓顽强的生命力,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科普讲座:解码苔藓的 “生存智慧”​

       与此同时,“植物王国的小矮人——苔藓植物与九寨沟生态环境”科普讲座在景区同步举行。为了积极响应阿坝州打造“研学之州”的目标,九寨沟管理局组织景区研学讲师,包括所有高级工程师及各部门科普工作兴趣人员参加此次培训。​

       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苔藓分类专家夏红霞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她深入浅出地向参会学员分享了苔藓植物的“生存智慧”。从苔藓独特的物理结构,到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夏博士的讲解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不点”,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此次讲座,九寨沟的研学讲师们收获颇丰,为日后向游客传递更专业、更生动的苔藓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苔藓:生态系统中的 “无名英雄”​

       你或许好奇,这些小小的苔藓究竟有何魔力,能让九寨沟如此重视?作为高等植物的第二大类群,全世界约有 21000 种苔藓,中国境内也有 3100 多种。苔藓堪称自然界的“先锋战士”,在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总是率先登场。它们能凭借特殊的物理结构,在石灰质岩石上扎根生长,通过分泌酸性物质溶解岩面,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苔藓个体矮小、结构简单,仅有一层或几层细胞,背腹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对大气污染极为敏感,尤其是树生苔藓,堪称环境变化的 “天然监测员”。​

       苔藓植物是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和室内鉴定,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发现九寨沟现有苔藓植物45科101属227种(含变种),其中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

       守护苔藓,守护地球家园​

       在九寨沟,苔藓植物作为先锋植物,也曾是我们灾后重建震损山体的覆绿措施之一。守护苔藓就是守护景区的生态根基,呵护这些“生态工程师”,就是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下次踏入九寨沟时,不妨放慢脚步,留意脚下、石上、树上的那一抹抹绿意,用心感受苔藓的生命力与美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了解苔藓开始,用实际行动传递对自然的热爱,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主管 |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主办 | 九寨沟管理局旅游营销处

主编 | 李成香

责编 | 刘莉

文图 |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