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旅游开发让景区内藏民走上致富路  


所属类别:景区新闻】  【作者:任珂 海明威 赵博】   【添加日期:2008-4-25】   【阅读次数:787

 

新华社四川九寨沟4月25日电(记者任珂 海明威 赵博)
   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共700多平方公里。据九寨沟管理局居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富林介绍,景区内共有藏族居民1千多人,曾经一直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
   家住树正寨的王久塔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旅游开发之前,他家靠种植玉米、胡豆和青稞,以及养几头牦牛过日子,全家六口人每年收入只有千元左右,居住在一间狭小的木屋里。
   从上世纪80年代九寨沟旅游开始兴起后,村民们靠从事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逐渐富裕了起来。1998年,为了更好地保护景区环境,景区内的餐厅和旅馆都搬迁到景区外经营。为此,阿坝州政府采取了每年给予景区内居民一定额度的补贴政策。
   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王久塔不再种地了,他家的20亩土地,每亩每年获得240元的补贴。此外,他还开了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每年最少都能挣一两万元。掐指一算,王久塔家去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万元。
   “景区的户口非常抢手。一些家庭的女儿长大后出嫁,也不愿离开景区,女婿‘倒插门’来景区的越来越多了。”王久塔说。现在,他家在树正寨里有一栋三层楼、共两百多平米的藏式小楼。
   除了经营小商品店外,景区内藏民还在景区内经营租民族服装照相等小生意。为了增加就业,九寨沟管理局聘用了很多景区内居民担任护林员和环保员,并招收景区内居民从事管理局的行政岗位,尽量解决景区居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随着收入的提高,藏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现代和环保。王久塔说,以前做饭靠烧柴,对景区内植物保护很不利。生活垃圾和废水也污染了景区的好山好水。早在6年前,政府帮助他们改用电和液化气做饭烧水。生活污水由专门管道集中起来,再输送到景区外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富裕后的藏民有了更多的追求。王久塔已经将儿子女儿送到成都和九寨沟县读高中和初中。据王久塔介绍,乡亲们富裕后,越来越重视教育,寨子里几乎每家都有孩子在成都和绵阳上学。
   “现在寨子里有的家庭还培养出了大学生,这在以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王久塔说,“以前像我这样40来岁的人初中都很难毕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