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治理蹄疾步稳

省地矿局负责的89处地灾隐患点治理工程预计9月底全面完工

工人正在安装主动防护网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九寨沟景区多处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景区内景点、公路、栈道等基础设施安全以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年过去了,九寨沟景区灾后修复重建情况如何?九寨沟景区有了哪些变化?

        7月10日,记者跟随四川省地矿局一行来到九寨沟,只见沟内、沟外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建起了一道道桩板拦石墙、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九寨沟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或已完工,或正紧锣密鼓进行着,目前,省地矿局负责的景区8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一,预计9月底全面完工。

美丽的“童话世界”即将穿上一层“安全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

重生态

地灾施工如同在珍宝上雕刻

        “如果说我们以前的地质灾害施工是在废墟中重建,那么这次的施工就是在珍宝上雕刻。”省地矿局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楠表示,九寨沟是世界级5A景区,灾后修复对生态的要求更高,“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更注重隐蔽性,尽可能地保证景点原貌。而且,能不砍树就绝不多砍一棵树。”

        位于黑角桥左岸最大的崩塌隐患点,2万平方米的山体坡面全部用主动网覆盖,双层亚光色防护网紧贴坡面,好像给岩壁穿了一层衣服。既不让防护网颜色过于突兀,影响景点原貌,同时又有效防止石块滚落,兼顾了安全。“按照原设计需要砍光坡面的树木,我们考虑到该点位于双龙海一侧,整个岩面如果光秃秃的,会大大影响景观,前期施工方案编制中就明确了主动网施工避开树木的措施,调整主动网的布设,让树木从两片网之间伸出来,尽量保留了原有的景观。”四川省地质勘察院地质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陈新表示,在九寨沟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他们尽可能地保留一些原有的植被或者景观,包括土方开挖的时候,尽量不破坏原有地表的植被、苔藓草皮,开挖以后,把它放在一边,等到回填以后,再把它恢复。

        而在下季节海子公路边坡上部崩塌隐患点治理过程中,生态保护同样是施工方考虑的重点。曹楠介绍,最初施工设计为“棚洞+桩板拦石墙”,拦石墙设在公路旁,后来考虑到治理工程要最大限度地融入自然,华地公司会同九寨沟景区及相关单位及时调整方案,将桩板拦石墙上移30多米到斜坡上,最大限度地隐藏墙体,在防灾的同时降低对景点观感的影响。“下季节海这里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景点,如果把拦石墙设在路边,破坏景观的协调性,为此我们调整了方案。”曹楠说。

抓安全

保障工程质量是重中之重

        “地质灾害治理,安全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陈新说,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安全、质量,以“打造地矿铁军、铸造精品工程”的目标来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这一点在“6·25”山洪泥石流发生时得到证明,已完成的泥石流拦挡坝、排导槽、主被动网均承受了考验,发挥了功效。

        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不仅对景点有严重威胁,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是第一要素,是重中之重。

        树正寨是九寨沟九个藏族村寨中最大、最繁华的一个,九寨沟1000人中就有400多人居住于此。地震发生后,树正寨左侧山体发生严重崩塌,乱石散落各处,并且随时有再次崩塌的危险,对树正寨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省地质勘察院负责这个灾害点的治理,采用“桩板拦石墙+被动防护网”的治理方案,其中拦石墙全长241米,全方位防止山体落石影响树正寨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陈新还给记者讲了一个施工中的小故事:因为不放心,最开始施工的时候,寨子里面的居民每天都要跑上来看几次。后来看了几天,发现治理工程从设计到用材都非常好,他们就彻底放心了,再也不上来了。“我对工程质量完全有信心,不怕他们看。”陈新笑着对记者说,地质灾害治理从来打不得“马虎牌”。

        在管理方面,安全也被所有施工人员挂在心头。“我们每一个工地都必须要有安全员在现场,才能开始施工。安全员实行轮岗制,几天轮换一个施工点,避免与工人混太熟,出现监管松懈的情况。”地质勘察院的一位安全员告诉记者。

谋创新

地灾治理强调机械化应用

        7月11日,记者来到九寨沟漳扎镇上四寨村,一道道已经完工的被动防护网、桩板拦石墙、格构护坡,正“护卫”着上四寨村居民的安全。而在几个月前,这里满目疮痍,不稳定的落石时刻威胁着村寨居民的安全。

        这个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在地灾治理方面又做出了哪些创新尝试?

        曹楠坦言,漳扎镇上四寨村神山不稳定斜坡治理难度非常大,在40度的斜坡上修建格构护坡工程,材料本来需要靠人工背上去,不仅施工人员的安全存在威胁,而且施工效率也低。基于此,在此次施工过程中,华地公司的施工人员开启了“头脑风暴”,自创了一个“猴儿车”,在斜坡上建一个轨道,利用卷扬机将材料运上去,“既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工人在施工中的危险性,我们2个月就完成了该项目的全部工程。”

        曹楠告诉记者,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与一般建筑类施工不同,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所以传统的、成熟的人工施工方式,依然是地质灾害治理的首选。但是,现在也在慢慢地做一些创新的尝试,尽可能更多地将机械用到地质灾害治理中去,提高治理效率,保证施工安全。

        地灾施工的特点是山高坡陡,大型机械难以进场,需大量依靠小型机械设备和人工,最为典型的就是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正常情况下1天1米,一个孔要6-7天,效率低,而且安全风险较大。”陈新说,松散崩塌堆积体之中,大块石架空严重、易跨孔,在深达10米、孔径仅1.2m的孔洞中的施工人员安全风险较大,其他一些如冲击成孔、旋挖成孔因为场地原因也难以实施。鉴于此,在树正群海下行站台对面崩塌,这个地质条件最差的治理点,地质勘察院向设计单位提出了建议,采用钢管群桩替代人工挖孔桩,1根人工挖孔桩用12根钢管代替,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去年我们在雅安宝兴路基处理中已经使用过钢管桩技术,效果还不错,所以此次施工再次使用了该技术,今后争取把机械化更多地应用到地质灾害治理中来。”陈新说,目前该项工程正稳步实施。(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珊 文/图)

编辑:杨承瀚 审核:郑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