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会议由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刘保党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博士致辞,分主题报告及圆桌交流两个环节。

       夏泽翰博士对“第二届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感谢与会专家的参与和对世界遗产保护作出的贡献。他认为世界遗产的管理者都肩负重任,希望我们用最严格的措施保护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他还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支持九寨沟,把世界遗产建成韧性、人文和创新意识的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驻华代表处夏泽翰博士

       在主题报告环节,著名生态学家、鸟类学家、IUCN资深专家约翰·马敬能(John MacKinnon)博士以“九寨沟40年的朋友”为题,回顾了他对九寨沟的数次访问感受,探讨了九寨沟旅游发展对遗产地价值以及社区参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有关遗产地保护、民宿发展案例,对九寨沟保护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灾害风险通常应该是遗产管理者关注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遗产地韧性的重要途径。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时珍老师以“世界遗产的灾害风险管理”为题,分享了世界遗产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则以及鉴定、评估和减轻灾害风险的方法,阐释了如何在方法论的基础上编制灾害风险管理计划,以此增强世界遗产灾害风险管理与韧性。她指出虽然地震、洪灾等灾害无法完全避免,但是世界遗产可以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采取缓和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这些灾害带来的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苏杨研究员主题报告以《国家公园的绿色发展方案——九寨沟能推行吗?》为题。从科学与实践角度探讨了国家公园绿色发展方案对九寨沟管理的指导意义。他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国家公园条件最为成熟。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整体进展最快、制度改革最系统的领域,国家公园建设反映了中国在生态文明时期发展方式的变化。报告深刻剖析了既往自然保护地呈现的保护与发展两张皮、保护机构与地方政府及原住民冲突多发的局面以及建立国家公园对处理保护和发展关系的重大意义。他还在报告中分享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后的管理实践,认为九寨沟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相比,资源条件更优,只要处理好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关系、风景名胜区内和入口社区的关系并以品牌体系带动当地农牧产品实现增值,就能既增强保护的韧性也有明确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广东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陈昉副主任以《探索遗产教育的丹霞山模式》为题,结合工作经验,从世界遗产“中国丹霞”的美学价值、地球科学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引出遗产教育话题,指出开展遗产教育既是履行《世界遗产公约》要求,是推动传统生计转化的途径,同时能促进遗产旅游提质升级。她以丹霞山自然教育的目标、规划及强化教育功能、建设科普小镇四方面具体分享了遗产教育的丹霞山的实践及开创性理念,并展示了丹霞山遗产教育的丰硕成效。

       重庆市武隆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李永泰主任以《发展生态旅游是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以重庆武隆为例》为题,从世界遗产重庆武隆因“穷山恶水”而被迫发展旅游演绎出一则“穷则思变”的故事引入,娓娓讲述武隆从典型的西部地区最贫困县依靠旅游起步,凭借申遗赋能旅游,实施集团营销,进一步融合发展,实现从“穷乡僻壤”华丽变身成“人间仙境”的整个过程,展示了武隆多样的产业链,例证了生态旅游是遗产地发展的“最优解”。

       主持人刘保党对主题报告逐一进行了精彩的评议,以“遗产教育”为题,展开圆桌讨论。广东丹霞山管委会陈昉副主任认为自然遗产地都有机会成为遗产教育的典范,都能成为自然学校,特别是要用好专家资源,从遗产价值传播开始讲好自己独特的地质、生态和文化故事。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宏森先生分享了澄江化石地作为国内首个化石世界遗产地利用博物馆展陈扩展遗产教育的实践。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赵联军从教育的必要性、商业性与公益性融合、科研和监测为支撑、搭建自然教育平台,区域联动等方面分享了王朗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经验。九寨沟管理局副局长杜杰从“科研、监测、科普”三位一体科研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参与性体验等方面分享了九寨沟遗产教育的做法。

       本次会议由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九寨沟世界遗产管理局承办,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支持协办,通过九寨沟管理局官方公众号、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同步直播,有效提升了会议影响。

文:王燕、何茂   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