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旅游金三角、加强文博设施利用、保护开发巴蜀文化遗产……今年以来,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壮大旅游业支柱、发展文化产业的决策,四川省政协组织开展了把四川建设成为西部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系列调研,组合出拳、系列出招,拳拳出彩、招招点穴,一项项建议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圣洁的雪山、宁静的湖泊、无垠的草原、神奇的冰川,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多彩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体现了四川旅游资源的重要特点。多界别联合调研了解到三州虽然有驰名中外的九寨沟、黄龙、泸沽湖、海螺沟等,但是统一规划差、交通环线建设滞后、重点特色不明确等,阻碍了丰富的资源整体转化成产业优势。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政协民族宗教界、经济界与致公党等多界别委员组成联合调研组进行调研,向省政府提交了《把甘孜、阿坝、凉山打造世界旅游金三角的建议》。调研组建议,坚持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创新发展,实现旅游产业高度化、旅游产品高端化;结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科学规划打造旅游立体交通网络,通过大幅提升景区可进入性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融合自然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等,创新打造满足各种需求的新产品和新业态;三州依各自实际分别重点启动智慧九寨景区建设、泸沽湖摩梭风情体验区、稻城亚丁国际级原生态观光游等项目等。
该建议得到了四川省省长蒋巨峰的批示,要求分管副省长、相关厅局依据委员意见,对民族地区旅游作整体审视和谋划。
四川博物馆、文化遗产种类众多,馆藏文物、遗址较丰富。但是博物馆、文化遗址的建设、保护和利用也存在问题,“调查显示,四川博物院免费开放以来,平均日接待观众2400人次,仅相当于接待能力的一半。”四川博物院魏学峰委员告诉记者。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引起省政协重视,立刻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发现造成博物馆门可罗雀的原因是宣传不力、手段单一、针对性弱等。对此,委员们建议,合理规划,完善配套设施;以人为本,提高服务功能;普及文化,举办精品展览;突出教育,彰显公益特征;创新手段,实现有效传播。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内涵把握不精、个性特色区分不明、保护和利用结合不紧等现状,省政协分别形成了《充分发挥我省文博设施在建设文化强省中的积极作用》、《关于我省巴蜀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视察报告》,受到分管副省长肯定,并要求文化厅、旅游局认真落实。
“我们既重视重点调研献计,也重视宏观调研出谋。”省政协办公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委员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旅游业产业发展存在的规划管理不科学、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促进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他们建议,强化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将旅游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大旅游工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加快研究建立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金融保险等跨界互动发展;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加大政府对旅游的投入和引导;放宽旅游行业经营范围和行业限制,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