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长流生态美 绿意盎然魅力州
阿坝州努力构建生态屏障综述
近年来,若尔盖县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在花湖湿地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使花湖湖泊面积由原来的215公顷扩大到目前的650公顷,湖泊水位在原来基础上提高45厘米,恢复湖泊周边半湿沼泽和干沼泽13382亩。阿坝州政府信息公开办/图
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绿色的田野,清澈的河流……这是近年来每一位来到阿坝州的游客对灾后重建新阿坝的切身感受。
自2007年启动“生态州建设”以来,我州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眼前清澈的江河,阿坝儿女眼里流露出烁烁神光,他们坚信,在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这里的树木会更加葱郁、这里的草原会更加碧绿、这里的环境会更加优美……生态阿坝,正绽放着她迷人的魅力。
灾害治理 绿水青山黛笑颜
我州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形地貌独特,造就了绮丽的自然风光,犹如鬼斧神工,但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这里是全国地质灾害的易发、多发区,突发性强,破坏性极大。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造成我州地质灾害隐患点2.1万处,其中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4158处,直接威胁39.4万人、120.4亿元财产的安全。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我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长期抓,打响了一场又一场再造秀美新阿坝、建设生态屏障的持久攻坚战。通过采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措施,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灾后恢复重建、民生工程建设、矿山河道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初步建立起了系统、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截至目前,我州已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842处,开展应急排危除险治理105处。
“过去,这里经常有泥石流发生,给我们当地人安全造成了威胁,通过治理,现在我们县城的风沙比前两年小了,政府实施堡子关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真是一件惠民工程!”在此管护生态林的汶川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青水秀和鸟语花香的新汶川将重新出现在他们面前。
绿色屏障 自然界的宝贵财富
从2000年开始,我州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示范地区,率先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绿色的畅想曲就回荡在广袤的高原大地。工程实施以来,按照“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总体方针,将我州25°以上的坡耕地、低产地纳入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分年实施。截至2010年底,完成退耕还林(草)69.3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64.2万亩,灾后生态修复共实施林草植被恢复总面积141.6万亩。
退耕还林、义务植树、“天保”工程……一项接一项的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翻开了阿坝生态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十载春秋,被誉为“生态立州”的退耕还林工程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昔日的荒山泛起了绿色,大山的深处回荡起农民致富的笑声。不少农户开始从核桃、花椒、李子等后续产业上获得收益。“山更绿、人致富”的目标正向我们走来。绿色在蔓延,全州森林覆盖率在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中大幅提高,一处处干涸的水源和泉眼又涌出汩汩清泉,在“保护中发展”,阿坝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湿地保护 净化我们的生态家园
享有“地球之肾”美称的湿地,占全州总面积的6%,既是动物生活的栖息地,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州高原湿地主要分布在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四县,区域内气候寒冷湿润,沼泽植被良好,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种类多,高山天然湖泊、湿地水禽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其中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是全球气候影响的敏感区,湿地蓄水总量近100亿立方米,泥炭分布面积约5000多平方公里,总储量达70亿立方米,是重要的类型湿地,在维护我国和全球生态安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生态安全体系中处于极为关键的环节。
随着人类生态保护意识尤其是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增强,对湿地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共识,湿地也正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馈赠给人类,湿地旅游就是其中之一。当前,很多地方的湿地经过保护和开发,逐步重现了往日的美丽景象,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走近湿地,享受着亲近自然所带来的身心愉悦。
在红原县日干乔湿地,记者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客人,他们在这里驻足,观赏着高原湿地特有的野生动物。
“以前来的时候看到好多水凼都干枯了,鸟儿的生存环境也岌岌可危。现在生态恢复了,景色也美了,我在这里的几天时间里,拍到了不少以前没拍过的鸟类。”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告诉记者。
其实,不仅是外地观鸟者,就连本地藏族牧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看,湿地里的草也长高了!就连灰雁也由原来的几十只增加到现在的200多只,许多外地的游客专程开车跑到我们这儿看野生动物,饱了眼福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的增收。”70多岁的老牧民尼玛看到眼前的变化很是兴奋。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为保护好人类“朋友”的家园,我州近年来在保护中发展,严格按照“填沟还湿、限牧还湿、治沙还湿、灭鼠保湿”工作方针,采取退牧还湿,开展草地围栏、优良牧草、畜种改良等生态基本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使湿地生态系统、水域、水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为我州的生物多样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草原资源 承载起绿色的梦想
我州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是川西北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黄河上游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四川省重要的草食畜牧业基地。全州共有草原6782.85万亩,占全州面积的53.70%;可利用草原面积5784.42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85.30%。
从2003年我州启动实施了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州天然草原植被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明显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逐步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好,一方面可以种草收获牧草喂养牛羊,另一方面还可以享受国家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我们是真正得到了实惠。”红原县牧民达哇如是说。
2010年,州委、州政府为藏区的农牧民送来了一本特别的“致富经”。通过围栏封育和优良牧草补播工程的项目建设,仅仅两个春秋,就让曾经寂静的草地奔腾,激发起农牧民兴草致富的火热激情。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草原。”这是草原上的牧民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的大草原,以“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以草原承包为基础,推行草畜平衡、转变畜牧业发展的一场改革正如火如荼展开,让草地焕发了活力,为草绿民富提供着源源动力。
如今,阿坝的草原已不再静悄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随着灾后阿坝旅游影响力逐年扩大,给全州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催生了新的活力。
草地上的“藏家乐”吸引着不少外地人前来体验牧民生活。若尔盖县牧民列错说:“以前,我们都靠放牧为生,收入微薄,但自从有了‘藏家乐’,我们牧民的收入开始明显增加。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骑马,喝奶茶,体验我们藏族人的生活和风情。”
据悉,近几年,我州进一步挖掘草原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将藏文化、民俗风情与旅游项目紧密结合,彰显灾后阿坝山水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特色,整合全州旅游资源,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打造精品旅游项目,逐渐树立起了集休闲、度假、养生、探险、商务为一体的阿坝旅游形象和品牌。
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息,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的诉求, 成了建设绿色经济强州的又一个起点。“保护和建设好阿坝大地,让江河依然那么清澈,森林依然那么茂密,天空依然那么明净,大地依然那么翠绿”,阿坝生态建设迈上了崭新的征程。